美国福建侨联总会简介

美国福建侨联总会创立于2002年,靠着全体同仁们的团结和协作及大家的精诚努力,会务办的有声有色,在前辈们的努力下,历尽艰辛,已经成为纽约华埠和美东地区一支有影响的社团力量。

侨联总会成立以来秉成创会的宗旨,积极的联络乡亲、团结乡亲、服务乡亲,和努力维护乡亲们在美的合法权益,推动乡亲们投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做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赢得了广大乡亲和美东地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尊重。

侨联总会爱国爱乡,多次出钱出力,捐款支援灾区重建,拥护支持祖国的教育和家乡建设事业,侨联总会积极参加欢迎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美国等一系列的爱国活动,坚决与一切分烈国家势力组织进行争斗和斗争,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为发展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促进两国关系的开拓,增进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做出非常大的努力和贡献。

在创会主席和现任主席陈键榕的带领和全体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会务机制,扩大社区服务,团结各华人社团,积极融入主流社会,还大量举办公益活动,热心为乡亲排忧解难,以及支持华人参政议政等都做了许多善事实事,更是为美国国会议员孟昭文、纽约州众议员牛毓琳、纽约市议员陈倩雯、纽约市议员顾雅明的当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闽籍乡亲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和公信力。

为了吸收更多的闽籍乡亲中的知识人仕、专业人材、企业人仕,让一大批充满活力的中青年充实到侨联总会来,为了捍卫乡亲们在美的合法权益,为了营造旅美侨胞之家,为了构建和谐社区等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美国华人餐饮业协会简介

中国餐馆在美国悠久的历史,已超过150年,随着大量新移民的涌进,曾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因为有了中国餐馆,而使千千万万个远离故土的家庭在经济上、生活上有了固定的依靠,而能在异乡得到延续,落地生根。这些,都使我们对中餐感恩。

中餐作为美国多元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餐在美国社会日益普及和受到各族裔民众的喜爱,但是在社会地位上和西餐仍有明显差距。自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以来,中餐产业链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美国华人餐饮业协会是一个非牟利机构,它的创立,就是因应时代的新变化,要引领中餐业界扩大商机,寻求长远发展。

华人餐饮业产业链,除了在终端直接服务顾客的餐厅业,中端的食材加工和厨具批发业,还有低端的肉类养殖、海鲜采购和蔬菜种植业等。中餐界及相关产业,不仅是旅美华人赖以生存的平台,更是宣传中华饮食和中国文化的前沿。因此,美国华人餐饮业协会不仅重责在肩,而且任重道远。

当前,美国餐饮业界对中餐还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甚至误解,例如各地卫生部门对烧腊等特色中餐食品设置的一些不合常理的卫生保存规定。在纽约市,2010年7月起实行了新的餐馆分级制度,中餐馆面对比以往更严格的检查和评级。一些中餐业从业者的人身安全、薪资福利等方面也缺乏保障。联邦移民当局的从严执法,也使各地中餐业者在聘请员工时面对着不小的压力。此外,食品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提高了中餐业的经营成本。

美国华人餐饮业协会应运而生,将为中餐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成员,提供及时的行业信息和法律援助,为业者提供经营指导并排忧解难,致力于不懈推广及宏扬中餐饮食文化,使中餐成为讲卫生、高品质、上档次及健康的菜系。

美国外卖从业者联合总会简介

本会将以服务外卖餐饮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为主,维护外卖从业者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作为外卖行业与各级政府机构、立法议员及辖区警局沟通的桥梁。
本会成立后,与「美国华人餐饮业协会」将作为姊妹会,相辅相成,全面维护从业者权益。

本会除了外卖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加入外,亦邀请多位律师加入,作为总会法律顾问,涵盖意外伤害、劳工法律、移民、刑事及交通罚单等外卖从业人员日常面临的法律问题领域,同时还有会计师、保险顾问、侨界、饮食界、食品生产商、餐馆供应商等加入顾问团队,打造全方位的服务平台。而本会未来将邀请各领域专家,举办劳工法、意外伤害、交通法规、卫生检查、移民维权等讲座,让从业者知晓自身权益。
本会将面向全国,招收会员及提供服务,接受求助,协助解决外卖行业相关问题。

本会成立后,总部设于曼哈顿下东城亚伦街(Allen St.)6号七楼,在每周一至周三下午1时至6时,将有工作人员现场提供咨询及求助等服务,每周三还将有律师到场提供法律咨询。未来本会还将对各级政府及民选官员进行游说,力争出台相关政策,来维护外卖行业权益。